各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引导新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新生完成角色转换,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学校文化、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强化勤学善思的学风底色与强健体魄的成长根基,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教育主题
强体励志读书报国 学在烟大赢得未来
二、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篇
1.爱党爱国教育
时间:9-12月
根据《关于面向2025级新生开展“大学首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将“大学首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引导广大新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聚焦党史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通过溯源党史脉络、解读红色基因与中华文明的协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培育“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青年。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廉洁修身、诚信学术主题,塑造向上向善的校园风尚。
2.国防教育
时间:9月
组织军事理论学习、军事技能(队列、内务等)训练,开展国防教育周活动:观看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片、组织国防教育主题讲座、举办军事技能比武、组织徒步拉练,切实增强新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素养,锤炼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紧密协作的团队意识,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新生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从学理认知向信念生成转化,坚定使命担当。
(二)爱校荣校篇
3.校史校情教育
时间:9-10月
依托主题党团日、主题班团会、日常实践等活动,通过观看烟台大学宣传片、参观校史展厅、举办校史校情答题竞赛等形式,带领学生回顾学校发展历程与成就。同时,加强校区间的联动交流,弘扬校风校训,传递烟大精神,营造学思践悟、爱校荣校的良好氛围。
4.先进典型教育
时间:9-10月
挖掘校园榜样事迹,通过专栏连载、人物访谈、校友讲堂等形式,宣传优秀师生及校友的成长故事,以鲜活案例诠释烟大人的精神内核,强化“学在烟大 赢得未来”学风品牌,传递“强体励志 读书报国”的成长理念,引导新生树立身份认同与奋斗志向,激励其成长为新时代烟大精神的践行者。
(三)学风建设篇
5.专业认知教育
时间:9-11月
以筑牢专业认同,锚定学习方向为主线,组织教学名师、行业导师开展专业导学交流,系统介绍学院专业布局、发展方向、核心课程特色及就业前景,明确“学什么、怎么学”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专业认同感,强化学科意识,科学规划学涯发展路径。
6.学习指导教育
时间:10-11月
通过主题班会、新老生经验分享会、学霸笔记等形式,传授高效学习方法,培养规范笔记整理、科学时间管理能力与严谨治学习惯。推行“21天学习习惯养成行动”等,优化生活作息规律,夯实专业基础素养,推动班风学风协同提升。发挥班级导师作用,提供个性化学涯指导,确保学风建设全覆盖、无遗漏。
7.生涯启航教育
时间:9-11月
以“大学·目标·未来”为主线,开展学业规划指导活动,解析大学学习本质与价值定位,启发新生对成长路径的立体思考。指导学生确立阶段性目标,完成高中至大学的学习模式转换认知,科学设计个人发展蓝图。
8.创新实践教育
时间:11月
广泛宣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与创新实践典型,普及创新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组织实验室、课题组开放日,激发学术兴趣,增强学生参加创新实践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推动学风建设提质增效。
(四)健康安全篇
9.安全素养教育
时间:9-11月
以校园贷、电信诈骗、消防交通、涉税风险等热点案例为教材,开展防盗、防诈骗、防溺水、防欺凌、防范涉税风险、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教育,明确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注意事项,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结合学生实际,加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10.身心强基教育
时间:9-12月
推行跃动青春阳光跑等系列体育活动,号召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参加课外锻炼,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强化学生健康主体责任意识。做好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面向全体新生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将体育锻炼纳入心理调适建议,引导新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增进人际交往,为成长学习提供良好身心支撑。
(五)校园文化篇
11.遵纪守法教育
时间:10-12月
加强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组织新生学习《烟台大学学生手册》,尤其是《烟台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烟台大学学生考勤及请假制度》《烟台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试行)》《烟台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校规校纪,强化新生组织纪律观念,引导他们在校期间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12.文明养成教育
时间:10-11月
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和良好品德教育为出发点,讲文明促学风,引导新生自觉正言行、律举止、修内涵,培养文明语言、文明仪表、文明上网、文明就餐、文明乘车等习惯,倡导知行合一、即知即行。
三、教育形式
紧扣教育主题,坚持专业教师、班级导师与学工干部协同施教,做到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人辅导相结合、专题宣讲与其它教育形式相结合。学校将统一组织开学典礼、学生军训、班级干部培训、心理健康普测、迎新晚会等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各学院要发挥专业特色和工作优势,组织开展大学首课、主题班会、新老生见面会、专业宣讲、素质拓展、校院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帮助新生真正做到在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适应大学、融入大学。
四、工作要求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突出特色与可操作性,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十项重点活动”,列出教育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并于10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电子版报送教育管理科(邮箱:jyglk@ytu.edu.cn)。同时,要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及时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入学教育氛围。
学生工作处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