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聚焦学校“改革提质”工作要求,创新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就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项目化宣传教育
二、活动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学院认领、特色深耕、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教师指导、师生共育、以生为主,构建“一院一精神,一院一特色”育人格局,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三、活动内容
1.学院认领
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自主选择一种精神进行重点建设。学校将统筹协调认领工作,确保宣传教育的全面性、实效性。
2.特色深耕
各学院围绕认领宣传的精神,重点开展“五个一”建设工程:即组建一支专业化宣讲队伍、打造一系列精品专题党课、构建一个特色实践育人模式、创作一批原创文艺作品、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3.协同联动
定期举办“精神谱系互鉴”主题沙龙,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开设“精神接力”网络专栏,组织跨学院联合主题活动。
四、预期成果
1.精神谱系宣讲与研讨品牌化建设
组建专业化宣讲团队,成立学院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团”,依托革命故事、建设成就、改革案例等鲜活素材,打造“菜单式”宣讲课程库,推动精神谱系学习从“理论灌输”向“价值内化”转变,形成示范效应。
2.“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工程
以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一线、科技创新前沿为课堂,设计“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实践教学路线,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在实景实境中可感可知、入脑入心。
3.红色资源矩阵与育人模式创新
整合学院学科特色与地域文化资源,构建“精神谱系教育资源库”,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深耕”等特色思政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化思政”新模式,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动能。
五、实施步骤
本项目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初期建设工作,初期建设完成后按照“体系化建设、场景化浸润、品牌化深耕、长效化推进”工作要求,常态化完善运行,长期组织实施。
1.筹备启动阶段
请各学院于5月7日前将项目申报表发送至jyglk@ytu.edu.cn。
2.建设推进阶段
各学院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定期检查指导,初期建设完成后,举办阶段性成果展示,确保项目按计划建设推进。
3.运行推广阶段
各学院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项目化宣传教育工作成果,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把宣传教育项目作为一项活动品牌持续深化,把宣讲队伍(团)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强化建设,不断深化宣传教育工作。
六、工作要求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研究部署,统筹推进项目实施。要突出学院特色,立足学科专业优势,深入挖掘所选精神内涵,创新教育形式,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宣传教育品牌。要注重成果转化,及时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将成熟的工作模式固化为制度规范,建立精神谱系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推动成果转化运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附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项目申报表
学生工作处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