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成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教资助厅函[2013]1号)《2025年山东省资助工作要点》的要求,学校将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宣传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激励受助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活动分为校级层面活动和院级层面活动两类。
(一)校级活动
1.学业帮扶与能力提升,组建“学业导师团”,为受助学生提供课程辅导、考研指导、科研入门等服务;构建思维支持体系,通过课程辅导、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维度手段,全面助力学生提升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化学化工学院承办)
2.开展校园“时光里的我们”活动,组织受助学生通过书信、摄像作品、短视频等不同形式给资助人或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表达能力。书信寄存于“时光胶囊”,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寄送,摄影作品集中展出100个感恩瞬间。(建筑学院承办)
3.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匠心感恩寄深情”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作品以感恩寄深情为主题,传递感恩之情,增强学生们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
4.组织“励志之星”评选活动,挖掘和宣传在学业、科研、公益、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突出,自立自强、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受助学生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学生奋发向上。
(二)学院层面活动
各学院要将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有机结合,通过举办求职技能大赛、简历制作工作坊、校友企业招聘会、“资助政策乡村行”回访宣传、“回馈社会社区”公益服务、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要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安排,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如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全面深入宣传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了解相关政策内容。通过各类活动,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时间
时间:2025年5月-2025年12月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将系列活动纳入学院学生工作整体规划,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落地见效。
(二)突出育人导向,注重精准施策
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需求设计活动内容,做到“精准资助、精准育人”,提升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工作形式,确保活动效果
各学院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形式,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采用多种活动等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资助政策宣传、感恩励志教育、诚信及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广泛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各学院要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有机结合,有效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素养与行为。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社会平台等渠道,及时宣传活动进展和成效,扩大活动影响力,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
(五)做好材料报送,及时总结提升
活动结束后,请各学院认真总结,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报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于2025年7月5日和12月10日前分别报送春季学期和整个年度的活动总结报告,报送内容:活动时间、举办单位、学生参加人次、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成效等(包含图片、视频等佐证材料)。春季报送文字一般不超过1500字,整个年度报送文字一般不超过3000字。(以“××学院资助育人教育主题活动发送邮箱:zizhuzhongxinytu@163.com),纸质版材料即活动总结加盖公章报送办公楼104。
学生工作处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