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永怀诞辰116周年之际,为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促进“两弹一星”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同时对大一新生做好生涯规划指导,3月30日,烟台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245-1班举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勇立科技报国之志”主题班会。党委书记卢国强作为班级联系校领导全程参与,与青年学子共话科技报国使命。物电学院党总支书记丁峰,物电学院2007届校友、威思顿技术部部长李双岭,导师赵大伟等参加主题班会。
班会在学院“两弹一星”宣讲团的朗诵剧表演中拉开帷幕。学生们通过沉浸式演绎,生动再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在坠机瞬间用身体保护绝密资料的壮烈场景,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具象化呈现。烟台大学校友、威思顿技术部部长王双岭结合自身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科研攻关经历,分享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的成长感悟,寄语学子“始于热爱,成于坚守”。该班导师赵大伟则以“集成电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之一”为切入点,勉励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勇闯科研无人区,“不一定每个人都是他们,但应努力成为他们”。学生代表张嘉逸和汪子凯先后发言,讲述了自己在学习、科研、班级服务过程中的所思所悟所感。
卢国强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班会是落实“行走的思政课”的生动实践。他深情回顾烟台大学建校历程,讲述北大、清华援建前辈在荒滩上创办高水平大学的奋斗故事:“40年前,老一辈建设者怀揣‘一定要把烟台大学办成好大学’的信念,正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写照”。他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丰碑,新时代青年要深刻把握其时代内涵:一要立大志,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二要强本领,传承“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把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验都当作“中国芯”的一块基石,在基础研究领域久久为功;三要勤实践,发扬协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产业一线的“破题者”。立足当下,卢国强强调新时代物电学子肩负特殊使命,他寄语物电学子以郭永怀等先辈为镜,将职业规划锚定国家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战略领域,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
物电学院将继续深入落实“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科学家精神进课堂”等特色活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力。
审核: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