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学生真实需求,明晰未来发展方向,10月23日下午,中德特里尔学院于育秀204会议室举办以“倾听‘新’声,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第5期“我与书记‘聆’距离”师生座谈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西俊、党总支副书记董燕、副院长王其光、辅导员徐经博、张雪莹及25级新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成长。
座谈伊始,学生代表们围绕自身现状积极发声,分享内容聚焦三大核心:其一,针对英语、数学学科学习,坦诚交流感悟与困惑,提出优化课程节奏、补充学习资源等具体建议,同时着重提及早读带来的显著助力——借助清晨大脑记忆黄金期,通过出声朗读强化英语语感、矫正发音,不少同学表示早读积累的知识,能更快融入课堂学习,成为学科学习的高效助力;其二,不少同学已着手规划国外深造路径,从语言备考到专业方向选择均有思考,展现出新生学子的前瞻视野与进取姿态;其三,强调校园活动规划的重要性,期待更多兼具趣味性与成长性的文体、学术活动,字里行间满是对丰富校园生活的憧憬,尽显青春活力。
张西俊提出“国际沟通力+国际理解力=国际胜任力”的育人理念,并以学院早读制度为切入点,指出本次座谈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作为学校首个推行早读制度的学院,此举与烟台大学“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高度契合。他结合学科学习案例,生动阐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叮嘱同学们把握“专业扎实、生活自律、兴趣多元”的三重发展原则,鼓励大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董燕则从“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切入。针对同学们提及的兴趣培养需求,她明确表示,学院将结合大家的建议优化早读形式——如增设互动研讨、设计分层任务等,切实提升参与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同时倡导学生代表做好座谈会的“传声筒”,鼓励更多同学主动发声,与学院同频共振、共同进步。
王其光分享往届学长学姐的成长案例,以“从迷茫到清晰、从潜力到实力”的真实经历,激励同学们相信自身潜能。针对大家普遍困惑的高数学习,他拆解“课前预习抓重点、课上专注悟逻辑、课后复盘练应用”的实用方法,为新生拨开学习迷雾。他寄语道:“在特里尔学院,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赛道,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改写人生轨迹。”
活动接近尾声,望着墙面陈列的各类荣誉奖杯与证书,张雪莹辅导员难掩喜悦。她坦言此刻心中有三个“开心”:第一个开心,是欣慰14位常与学院互动的同学,在各类文体活动中表现积极,盼他们未来全面发展;第二个开心,是认可同学们践行“敢想、敢做、敢沟通”,主动提出宝贵意见,为学院发展提供有力参考;第三个开心,是替同学们庆幸遇到亲近同学、善于倾听的老师,学院也将依意见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同时,她特别寄语新一届大一学子,希望大家以过往荣誉为激励,用不懈奋斗为学院争光,早日将荣誉墙上的空位填满。
此次“我与书记‘聆’距离”活动,不仅让特里尔学院精准捕捉到学生需求,更搭建起师生深度沟通的桥梁。未来,中德特里尔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持续优化育人举措,与学子携手共筑美好未来。
审核: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