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2025年11月5日,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建筑学院在第二教学楼202教室联合举办“向美而生:追寻生命的意义”美育大讲堂第三讲。原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于文书教授莅临指导,国内知名美育专家、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常务理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沙家强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建筑学院院长隋杰礼教授主持。
隋杰礼院长在开场致辞中,高度评价沙家强教授在美育领域的学术成就与社会贡献,并现场聘请沙教授为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随后,沙教授以《向美而生:追寻生命的意义》为题展开分享。他解读当前时代特质,指出美学已融入建筑地标、乡村民宿、科技AI等各领域,同时强调“美商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理想人生”,沙教授提出四种追求形态:艺术人生,以艺术创作对抗苦难、丰盈心灵;优雅人生,甘于寂寞、沉淀自我,契合王国维人生三境界;崇高人生,开阔视野、胸怀担当;有丰厚意义的人生,明辨是非美丑。还以弗兰克尔《追求生命的意义》为例强调对抗苦难的价值。引用席勒“美是人成为人的必备条件”、马克思“人按照美的规律构造自己”的观点,指出人生应如艺术作品般经营,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在“向美而生的路径”部分,沙教授给出四点建议:一是研读人文经典,沉淀文化基因,四年内至少阅读十余本人文著作,提升生命厚度与人生尊严;二是浸润艺术世界,通过欣赏、模仿等方式开展审美训练,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三是走进自然与社会,拓展胸襟视野,在真实场景中感受美、体悟美;四是塑造自身生命气质,以美的方式构造自我与世界,活成“一道光”,传递善良与信仰。
演讲尾声,隋杰礼院长指出,沙家强教授的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时间温度,从时代背景、美之所在、理想人生、美之路径四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美育认知体系,为学院美育工作与学生成长提供了重要引导。他强调,建筑学科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动美育与专业融合,培养兼具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此次讲座是烟台大学落实新时代美育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校外优质美育资源、推动“以美育人”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打造美育大讲堂品牌,丰富美育内容与形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美的力量。
审核: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