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做好2026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审核发放工作的通知

发表日期2025-09-02,共次浏览

各学院

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6部门关于做好2026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审核发放工作的通知》202595有关要求,为促进困难毕业生就业,现就做好2026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审核发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放对象和标准

一次性求职补贴发放对象为毕业学年内有就业意愿、积极求职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学校2026届毕业生。发放标准: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毕业生,标准为1000元/人;

2.特困人员毕业生,标准为1000元/人;

3.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家庭毕业生,标准为1000元/人;

4.残疾人毕业生,标准为1000元/人;

5.零就业家庭毕业生,标准为1000元/人;

6.在学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标准为600元/人。

同时符合上述多项条件的,按其中一项认定,不重复发放补贴;曾申领过我省一次性求职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的毕业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并再次毕业的,不再发放补贴。

二、申请拨付流程

组织申报。各学院要加强宣传,面向毕业生开展求职补贴政策宣讲。需制定困难毕业生申请求职补贴管理办法,建立责任机制,做好申报过程中各项证明材料的审验,保证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对象真实。

毕业生申请9月2日—9月27日

各学院组织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注册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下简称“信息网”“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模块,填写提交相关信息和个人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承诺书。通过系统大数据校验比对申请资格有效的,毕业生无需提供佐证材料;未能通过校验比对的,须按要求上传相关佐证材料详见附件。如上传材料不清、不全,学校、市级有关部门无法有效核实的,毕业生应在审核期间按照系统反馈的审核意见及时重新上传佐证材料,逾期不予受理。逾期未申请或规定期限内相关佐证材料无法审核通过的,视为自愿放弃申请。

(三)学校审核(9月2日—9月29日)

学院须明确专人负责,及时登录信息网“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模块进行审核,务必于9月29日前完成初审并通过系统提交。审核主要内容:一是申请毕业生是否属于毕业学年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二是系统校验比对不通过的毕业生,申请类别与佐证材料是否相符,佐证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审核不通过的,学校须通过系统注明未通过审核原因并及时反馈毕业生本人,做好解释说明。

)市级复核(9月2日—9月30日)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学校主校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毕业生信息和佐证材料复核工作。市级复核完成后,生成全省一次性求职补贴拟发放人员名单,在信息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同时,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监督属地学校,在校内公示本校一次性求职补贴拟发放人员名单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并通过系统上传公示照片或截图。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有关要求,对涉及毕业生个人隐私敏感信息,原则上不予公开。

)省级备案拨付资金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公示后的一次性求职补贴拟发放人员名单进行备案,并根据毕业生本人意愿,将补助资金统一发放至毕业生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号或毕业生本人所填其他银行账号。

三、工作要求

广泛宣传引导各学院要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设立专栏、政策宣讲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为毕业生进行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讲解和申请指导,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知晓度,主动摸清符合申报条件的毕业生基本信息,详细说明补贴申请条件、申领程序、申请时间和注意事项,加强跟踪指导,确保符合条件毕业生通知到位、应知尽知。

规范审核发放。各学院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审核校验,注意识别申请毕业生是否为毕业学年毕业生、是否曾申请享受补贴等信息。对系统审核校验不通过的,认真做好人工审核校验,按照要求严格把好佐证材料审核关。各学院要明确告知申请人认真如实填报申请材料,因材料不全或信息有误导致补贴款不能发放到账的,后果由申请人自己负责。申请人虚报冒领一次性求职补贴的,由所属学院负责追回并将不良记录记入本人档案。


附件 :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佐证材料


  

烟台大学就业工作指导中心

202591

附件

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佐证材料

未通过系统大数据校验比对的,需提供以下佐证材料: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毕业生佐证材料要求

毕业生本人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特困人员毕业生佐证材料要求

毕业生本人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家庭毕业生佐证材料要求

由所在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材料;或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中查询到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家庭基本信息打印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县市、区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章,同时,提供监测对象家庭与毕业生本人关系证明。

、残疾人毕业生佐证材料要求

毕业生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

、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佐证材料要求

由所在县市、区级及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证明需包含毕业生本人姓名、身份证号、零就业家庭情况、毕业生本人和户主的关系,或加盖公章的在人社相关业务系统查询到的零就业家庭基本信息打印复印件。

、在学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佐证材料要求

毕业生本人本学历在读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或贷款银行、生源地资助管理中心出具的同等效力材料。

    


上一条: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服兵役学生国家教育资助有关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做好2025-2026学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执录入工作的通知

关闭